第172节(1 / 2)

科举兴家 人生若初 1895 字 2个月前

孙氏这么提醒了一回,就觉得自己该做的也做了,儿子是个懂事儿的肯定不能闹着了孩子,回头又开始充满热情的去熬补品,恨不得将家里头的好东西都塞进孔令芳的肚子,要不是有姜氏看着,她铁定能把人参灵芝这种都拿出来。

被这么一耽误,章元敬来到衙门的时间就略晚一些,不过他好歹是知府大人,差这么点时间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一个府的事情是繁杂的,即使章元敬将手里头的事情分给了主事通判等人,每天也得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来处理杂务,剩余的时间才能想一想长远的发展之道。

不过这一日,在他处理那些杂务之后,越看眉头倒是皱的越紧,开口将管理农事的几个主事都叫了进来,几个人见知府大人皱着眉头,一时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面面相觑的不敢说话,心中猜测着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错处被这位大人抓住了。

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捏了捏额头说道:“是哪位大人负责关山一带的雨量统计?”

却是一位王主事出列,王主事一向都比较识相,是最早向章元敬投诚的那批人之一,他自然也是个聪明人,一听这话便回答道:“是属下,关山开春至今,只下过一场雨,且只是略湿了湿土地罢了,幸亏年前沟渠已经疏通完毕,百姓们倒是不至于缺水。”

就像是去年他们预料的那般,大雪过后,关山的降水量微乎其微,如不是他们截留下了大部分雪水,这会儿怕是旱情已经爆发出来。

这些章元敬也是知道的,当初的水利工程还是他一点点盯下来的,尤其是那些水车,那可是他带着人从民间挖掘出人才,一步步打造出来的。

下头的王主事微微抬头,还顺带着把起到好大作用的水车夸了一边,不着痕迹的拍了知府大人的马屁,心中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是没有什么疏漏。

章元敬点了点头,却又问道:“你可有曾查探过周边几个地区的降水量?”

王主事微微一愣,随即下意识的为自己辩解道:“这章大人,不是属下忘记做这事儿了,而是隔壁府市已经不是镇北王爷的属地,若是咱们关山的人贸贸然的过去打听,他们还以为咱们图谋不轨呢。”

这话倒是也有几分意思在,毕竟这时候讲究一个本分,若是手伸的太长的话难免被惹人非议。章元敬本意也不是要去管其他几个府市,只是说道:“确实如此,不过降水量多少,只要偷偷派几个人去走走就知道了,用不着兴师动众。”

王主事自然答应了下来,又说道:“这一来一去,怕是要花上十多天的时间。”

章元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问了一句:“几位主事,你们在关山多年,可曾见过这般干旱的时候?我曾听夫人说起过,关山此地少有水灾,却常有旱灾。”

王主事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资历最深的主事抬头禀告:“属下在关山四十多年,此地确实是容易干旱,因为这地方的土质不同于中原地区,留不住水,也没有存的下水的大湖泊,但关山好歹是关河的源头,断流的事情,倒是也并未发生过。”

只要没有断流,老百姓喝水总还是能解决的,至于收成不好,那大家勒紧肚子忍一忍就好了,前些年兵荒马乱的时候那还不如现在呢。

章元敬又问了一句:“我看记载,开春至今只下了一场毛毛雨,往年干旱最严重的时候,也是如此吗?还是有一些差距?”

那老主事皱了皱眉头,实在是关山干旱不奇怪,年前章大人废了那么多功夫建造水库,他们也只以为能够抑制干旱求一个丰收罢了,开了年反倒是松懈了一些。

不过这会儿回过神来,他倒是有些心惊:“老臣记得旱的最严重那一年我才六岁,但就是那一年,似乎也曾下过好几场雨也可能好雨就在后头呢?”

这话在场的人都不能信,章元敬何尝不是希望如此,谁不指望风调雨顺的,但他还是说道:“希望如此吧,但若是周围几个府都爆发干旱,关山怕是也麻烦。”

他们造了水库,这事儿是瞒不住有心人的,若是往常还好,他们最多就羡慕这边的水利便利,但若是真的遇到了大旱,怕是要惹出什么事情来。

下头的几个主事显然都想到了这个问题,纷纷皱起眉头来,章元敬又吩咐了几件事,无非是让他们去查看周围以及下流地区的降水量,江河湖海的情况。

布置完毕,章元敬翻了翻年历,到底是有些担心,又带着余全去了一趟关山水库,见不但水库建造的越发坚实,就是沟渠也已经步上正轨,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162.旱情

东城干旱天, 其气如焚柴。浊醪与脱粟, 在眼无咨嗟。毒辣的太阳分外的尽职,将黄土几乎烤成了焦土,原本的江湖河流干涸起来,曾经流淌着清澈河水的地方如今成了滩涂,连百姓的脚板都盖不住,但就是这样,这一片宝地已经成了周围百姓的救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