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坚强后盾(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779 字 24天前

当然,在机动性能上,“夜鹰”算不上出色。

这也是重型战斗机的通病,而且空军也并不有要求重型战斗机具有出色的敏捷性。

说白了,重型战斗机是非常纯粹的截击机,主要作战对象是敌人的重型轰炸机,因此只对速度、升限与航程有较高要求。

“夜鹰”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其充裕的内部空间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这也正是“夜鹰”从“胡兀鹫”身上继承下来的优势。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贵飞的工程师缩小了“夜鹰”的机身尺寸,但是与其他任何一种战术战斗机相比,“夜鹰”的机身都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夜鹰”不是轰炸机,用不在设置内部弹舱,因此可以把原本用于内部弹舱的空间用来扩大燃油容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其续航飞行能力。

要知道,“夜鹰”在不使用外挂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飞行距离达到了三千三百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当时,唯一能与“夜鹰”媲美的,也就只有美国的p38“闪电”战斗机了,而这种战斗机的最新改进型的最大飞行距离也只有三千六百公里。“夜鹰”的最后一种改进型,其最大飞行距离超过了四千五百公里,而且在使用两具外挂副油箱之后,还能提高到六千公里以上!

巨大的内部空间,不仅可以用来装更多的燃油,还可以装更多的设备。

虽然空军最初没有想过研制一种专用的夜间截击机,但是在“夜鹰”服役后,空军立即发现了这种战斗机的潜力。从第三批次开始,“夜鹰”就配备了机载雷达,成为世界上最早配备雷达的夜间战斗机之一。此后,空军还对前两个批次的“夜鹰”做了改进,为其安装了机载雷达。到一九四三年,“夜鹰”基本上就是专用夜间截击机了,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夜间执行作战任务。

事实上,“夜鹰”这个绰号,也正是由此得来。

“夜鹰”的机载雷达,正是安装在机首处,而在“胡兀鹫”上,这处低于驾驶舱的位置安装的是自卫机枪。

当然,在改进成夜间战斗机之后,“夜鹰”的配制也有所变动。

最显著的,就是增加一名飞行员,准确的说是雷达操作员,其位置在飞行员身后,主要工作就是控制与使用机载雷达。

当然,在一九四二年,所有“夜鹰”都是重型战斗机,没有配备机载雷达。

要到一九四三年,第三批次“夜鹰”才开始配备机载雷达,而昼间型的“夜鹰”要服役到一九四四年底,直到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一千五百公里的单发战斗机问世,才全部改装成了夜间战斗机。

说白了,当时“夜鹰”是中国空军中,唯一一种能够在一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上为轰炸机提供掩护的战斗机。

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到努美阿的直线距离接近一千五百公里,而伦内尔岛到努美阿的距离也在一千三百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当时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只有“夜鹰”能够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掩护。

正是如此,中国空军才把首批“夜鹰”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

有趣的是,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主要与“夜鹰”配合作战的,正是同样出自贵飞的“胡兀鹫”式中型轰炸机。

虽然空军在腊包尔、莫尔兹比港等地部署了一批重型轰炸机,但是这些轰炸机主要用来打击澳洲本土,很少参与岛屿作战。当时,中国空军并不缺乏重型轰炸机,不然也不可能大批提供给德意志第二帝国。主要是,重型轰炸机对起降场地的要求更高,而且后勤保障的难度更大,使其前线部署能力远不如中型轰炸机。比如,重型轰炸机需要长度在二千四百米以上的硬质跑道,而在所罗门群岛中,只有霍尼亚拉有一条这样的跑道,而“胡兀鹫”只需要一条长度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的简易跑道就能起降。此外,重型轰炸机每飞行一个小时需要大约二十二个工时的维护量,而“胡兀鹫”只需要八个工时。更重要的是,重型轰炸机大量采用了铝制结构部件,极易受潮湿的气候影响,机体老化程度非常严重,而“胡兀鹫”上的铝制结构部件并不多,因此受气候影响要小得多。

当然,这也有战术上的原因。

重型轰炸机更适合用来打击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军事基地等大型目标,而且往往采取高空投弹战术,而在西南太平洋上,除了澳洲本土,其他岛屿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值得动用重型轰炸机的大型目标,反而是中小型目标众多,而轰炸这些目标,更适合采用较为灵活的中型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