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临阵磨枪(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760 字 24天前

率领舰队出海后,顾祝同没有急着向东航行。

虽然第31舰队的四艘航母早已到来,而且执行过多次作战任务,包括为前往马绍尔群岛的船队护航,还在行动中击沉了几艘美军潜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艘航母上的飞行员已经为迎击美军第71舰队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当时中国海军小型航母上的飞行员严重缺乏对海作战经验。

别忘了,在此之前,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就没有参与过对海作战,即便是第五舰队的小型航母,也主要用在对地支援上。

这一点,在航空部队的番号、以及指挥官的军衔上就看得出来。

当时,舰队航母上的舰载机部队都是航空联队,指挥官一般是海军航空兵上校,军衔与航母舰长等同。小型航母上的舰载机部队都是航空大队,指挥官一般是少校,军衔也仅于小型航母舰长平齐。

问题是,“大队”这个番号,早就被海军撤消了。

在一九三三年的对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海军航空兵就不再设航空大队,而是以混成编制的联队取代。在小型航母大批量服役之后,中国海军恢复使用这个番号,就是为了对舰载航空兵加以区别。

说得简单一些,联队是混成部队,包括了战斗机、轰炸机与攻击机。大队则是典型的单一部队,并不包含所有舰载机的种类。如此一来,舰载航空兵大队即便拥有足够多的作战飞机。战斗力也没有联队那么全面。

当然,这也是实际情况。

在一九四二年年底之前,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上,一般只有两种舰载机。即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只是,从一九四二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海军对这一编制做了调整,开始用战斗机取代俯冲轰炸机。主要就是,“海鹰”本身就具备轰炸能力,而且在执行轰炸任务时的作战效能并不差。更重要的是,小型航母上的舰载机,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特别是固定的地面目标,因此对飞行员的投弹技术没有太高的要求,战斗机飞行员只需要接受简单培训就完全能够胜任。当然,撤消俯冲轰炸机。最大的好处还是简化了后勤保障,提高了舰载机的作战效率。

所幸的是,这一工作才刚刚开始,而且首先改编的是第五舰队。

在第三舰队里,四艘小型航母仍然是混搭了战斗机与俯冲轰炸机。只是每艘航母的载机量减少到了二十四架。

虽然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都是按照搭载三十架舰载机设计的,但是在此情况下,就得把其中十架系留在飞行甲板上。而且必然有四架会占用起飞区。也就是说,这四架战机必须首先升空。才能让其他战机升空。

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般情况下。这四架战机都是战斗机,因此在需要出动其他战机时,这四架战斗机就将提前升空执行防空巡逻任务。如果没有必要加强舰队防空,还可以让这四架战斗机挂上炸弹执行轰炸任务。

问题是,在第31舰队,这么做就行不通了。

要知道,本来就只有四艘小型航母,舰载机最多就一百二十架,如果每次出动都需要先让占用了起飞区的四架战机升空,必然会影响到舰载航空兵的作业效率,甚至会使出动轰炸机受到耽搁。

为此,顾祝同就让每艘小型航母少载了六架战机。

多减少两架,主要是腾出更多的位置,增强航空作业效率,即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出动速度。

可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当然,仅仅有恰当的安排还不够,毕竟顾祝同不是飞行员,不可能驾驶舰载机去攻击敌人的舰队,也不可能到前方去指挥战斗。

也正是如此,他才让第31舰队留在马里亚纳群岛海域进行高强度集中训练。

当时,为了提高训练难度,顾祝同还专门安排两艘拖船,把一艘报废了的商船拖到港口外面,并且以最高速度航行,然后让俯冲轰炸机挂上没有装填炸药的教练弹,去攻击那艘模拟敌舰的商船。

可以说,最初的情况十分糟糕。

前两天,四十八架俯冲轰炸机各出动了四次,在一百九十二次投弹中,仅有三十七次直接命中,命中率还不到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