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主考官(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867 字 24天前

考核方式并不公平,也不需要公平。

严格说来,狙击手考核并不是考试,而是实战测试,即通过近实战的方式,来确定参考者有没有成为狙击手的潜能。

黎洪波已经在狙击手部队服役了七年,而当初他参加了三次考核,最后才获得了认可。

在成为狙击手之前,黎洪波也不理解,为什么考官要设置那么困难的考核项目,而且经常故意给参考者制造难题,甚至是设下陷阱,让很多能力突出的参考者被淘汰掉。后来他才明白,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即便通过了考核,也成不了优秀的狙击手,反而会对其他狙击手构成威胁。

要知道,狙击手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如果某一名狙击手犯了错误,那么整个小组的狙击手都会受其所害。

黎洪波成为狙击手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六零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行动中,就因为一名狙击手犯了不该犯的错误,直接导致该小组的另外三名狙击手在战斗中丧生,其中两名狙击手的遗体都没被找到。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让狙击手考核变得越来越那。

说得简单一些,狙击手部队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宁缺毋滥。

用黎洪波当年的主考官的话来说,严厉的考核方式,也许会让十名能力突出、潜力更加突出的参考者遭到淘汰,但是为此降低考核标准,哪怕只有一名能力不够、潜力也不够的参考者通过了考核。所造成的影响将比淘汰十人严重得多。狙击手部队宁愿让那些能力突出的参考者再次参加考核,也绝对不会让资质平庸的参考者获得狙击手的身份,因此考核难度肯定是越高越好。

事实上,大部分狙击手都是参加了两次以上的考核。

在狙击手部队成立后的十多年里,只有三名狙击手在第一次参加考核的时候通过了全部考核项目。

当然,这并不等于不会有第四个。

黎洪波知道,也许今年就会迎来第四个。

与其他狙击手一样。黎洪波并不想担任狙击手考核的考官。要知道,他的战友几乎全都去了中美洲。

在黎洪波看来,他的战场应该在危地马拉的丛林里面。而不是在国内的考场上。

只是,总得有人来主持狙击手考核,而他又很不幸的被上级挑中了。此外。服役时间比他长的狙击手都去了中美洲。

黎洪波不想到考官,还有一个原因。

这就是,在这批参考者中,有一个特殊人物。

被任命为主考官的时候,黎洪波就从上级那得知,已经有两名将军打了招呼,要特别关照一个叫李承志的精确射手。

虽然在狙击手考核中,从来没有走后门的习惯,但是黎洪波知道,既然上级特别提到这个人。就肯定是想让他网开一面,不要制造太多的难题,只要那个家伙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就足够了。

问题是,黎洪波却不大认可。

要知道,狙击手不是荣誉。而是与危险相伴。

也许外界并不知道,狙击手的平均服役年限不到七年,黎洪波也只是刚刚跨过了这条平均线,而能够服役十年以上的狙击手是少之又少。主要就是,狙击手执行的都是最为困难与危险的作战任务,而且很少得到后方支援。因此狙击手的作战伤亡率非常高,能够执行五十次任务还活着的狙击手,简直是凤毛麟角。黎洪波服役七年,总共只执行了十八次任务,而且负伤三次,有一次差点完蛋。

显然,靠关系进入狙击手部队,简直就是送死。

当然,黎洪波也特别关照了这个叫李承志的精确射手,只是没有给他开后门,而是与其他参考者一视同仁。

如果可以的话,黎洪波还会给那家伙制造点麻烦,让他趁早放弃成为狙击手的念头。

只是,那家伙也确实狡猾。

在第一项考核中,黎洪波就设下了一个陷阱,即给出了免试机会,可是那家伙根本就没有上当。

要知道,他是精确射手,应该对自己的枪法很有信心。

如果他认为能够战胜主考官,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黎洪波眼里,任何精确射手的枪法都不足为道。

进行第二项考核的时候,黎洪波再次设下陷阱。可惜的是,那家伙仍然没有上当,或者说没有来得及抢下这个所谓的机会。

如果他当时第一个站出来,黎洪波肯定会让他品尝到最痛苦的滋味,然后让他乖乖的收拾好行李回家。

当然,黎洪波也在这个时候意识到,如果他设下的陷阱,让所有敢于尝试的参考者都打道回府的话,那么就算他继续采用这个办法,也不可能让那个叫李承志的精确射手上当,因此有必要改变策略。

结果就是,敢于尝试的二十三号在第二项考核中获得了免试机会。

果不其然,这个办法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