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解决土地兼并的办法(1 / 2)

盛唐血刃 tx程志 1705 字 22天前

第二五七章解决土地兼并的办法

“话虽然如此,不可否认,建立工坊可以牟取暴利,然而,当大家都是开设工坊,那么田地岂不是要荒废下来?”说到这里,李建成语气凝重的道:“我大唐以农为本,如此废农兴工,岂不是本末倒置?”

“办工坊当然赚钱,可是这个工坊也不是谁都可以建起来的!”陈应指着外面的烟囱笑道:“就是那个钢铁坊为例吧,谁都知道这个工坊可以年产钢铁一千多万斤,如今钢铁虽然卖不到两百钱一斤的高价,但是仍旧可以卖到四十余钱一斤,除去矿石原料和人工成本,再扣除需要缴纳的税,仍旧可以赚取二三十万贯。然而,这么一座工坊,除了土地费用,工坊的厂房、修筑高炉、铺设驰道、兴建龙门吊车等等,所有费用全部算下来,不下十万贯,太子殿下,您可以算算,整个天下一口气可以拿出十万贯的家族,能有多少?”

如果把开元通宝的价格与后世的人民币兑换,十万贯差不多相当于四点二七五亿,当然,建好工坊不是直接可以生产,毕竟还需要流动资金支撑,这样算下来,一座钢铁坊差不多约五个亿的成本,哪怕后世拥有三千万美金相当两个亿的家庭,中国大约有七点九万户。不过在大唐,这个比例要更低。

这话,李建成听懂了。

这与这个时代相比,兴办工坊的权利,其实还是掌握在大世族和门阀手中,他们手中有钱,有人,也有权利,随时可以利用天然的人脉和资源,开设一些资源开发类的工坊,保证可以赚得一本万利。

李建成沉吟道:“就算是这样做,依旧是富者恒富,穷者恒穷,与原来有何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自然大了去了!”陈应指着清林里道:“我们清林里这个地方,全部的良田加在一起,不过五千亩,这样的土地最多可以养活五百户百姓!”

李建成点点头。

在这个时代,农业产量极低,关键是农民没有资金去钻研科学种田之法,另外大部分农民根本就没有钱买磷肥、骨植粉、以及蓄养各种牲畜弄有机肥。通常在丰收的情况下,农民需要六十亩地才能养活一家五口,剩下四十余地用来改善生活和负担税收。

陈应接着道:“但是,如今在清林里生活的人超过万户,而且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前来做短工!他们就是依靠着做工赚钱,来补贴家用,改善生活环境,太子殿下可以去随机调查一下,但凡在清林里做工超过两年以上的人,家家户户几乎盖了新房!”

李建成冲身边的韦挺点点头,韦挺缓缓退出。

陈应自然不怕韦挺前去调查,在大唐农民在拥有自己宅基地的情况下,建筑一套五间主房两间厢房的小院,成本大约在三十贯左右。这还是请帮工、包买材料的价格。关键是现在的百姓都非常朴实,邻居如果建筑新房,他们会自发的前来帮忙,只需要主家管饭就行,这样以来,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差不多十贯钱左右就可以建筑一套这样的房子。

关键是,随着清林里的工坊增多,这里的用工价格也越来越多,原来一天随便十几个大钱就可以请一个壮年劳力,现在累的工作,没有三十钱五十钱,根本都找不到人。陈应曾作过调查,清林里的工匠,哪怕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工种,工匠也可以赚到一贯多钱一个月,两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建筑自己的新房子。

陈应向李建成继续解释道:“太子殿下,您也知道,一旦灾荒年景,普通百姓没有积蓄,应对天灾,要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卖地,卖儿卖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世族门阀可以通过极低的价格,兼并大量的土地。可是随着工坊的建立,这些工坊需要使用工匠,在非农忙时节,农民可以利用做工的形式,赚钱蓄积起来,只有家家户户拥有十数贯钱的存款,他们就有了可以应负天灾的本钱,就算农民没有了土地,他们也可以利用做工,养活一家老小,也可以活下去,不至于在天灾期间,被别有用心的人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陈应在后世非常有感触,(其实是老程有感触,今年老家发大水,水深最深的时候,超过地平线一米,老程家里十五亩地,不仅没有见一粒粮食,反而搭进入翻地、化肥、种子农药的成本,大几千没了。几乎一个县所有的秋粮,颗粒无收,现在农民手中有钱,只能自认倒霉,依旧在洪水退去,该耕地耕地,该种就种)如果农民手中没有闲钱,这样颗粒无收的灾情,非常吓人。

李建成点点头。

陈应接着道:“开设工坊的好处非常多,不用解决农民的出路是一条,关键是国家在战争时期,动员速度会非常快捷,比如清林里的大大小小上千家工坊,只需要一道诏命,最多一天就可以完成三四万人的动员,如果武装装备下放到位,他们三天之内就可以组建成军。动员速度快这当然只是一方面,还有的更大的好处?”